摘要

"明日歐洲的第一及第二語言教學 與雙語教學的關連"

Prof. Gert Rijlaarsdam

這次演講旨在介紹一些第一語言 (L1)(母語、地區或國家語言)及第二語言(L2)(外語)教學法的成效,以及即將在歐洲出現的相關情況。 按規定,所有歐盟成員國必須在國家的中學課程內設有至少一種外語課程。 對某些國家而言,這是長久以來的教育政策;可是對某些在日常生活中較少使用外語的國家而言,這卻是頗高的要求。 根據目前的發展,英語將在十年內成為歐洲各國居民間的共同語言。這又強化了另一個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引入英語。 某些國家如丹麥、瑞典、荷蘭等的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電視、電影、電腦遊戲、漫畫)自然地學習英語的情況早已相當普遍。 在這些國家中,雙語教學,即部份科目以第一語言,部份科目以第二語言(英語)教學,正成為新的教育趨勢。 根據理論及實際經驗,雙語教學越早開始,其效果越見超著。 即如包括荷蘭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更將規定中學生必須學習最少一種外語。 現在很多荷蘭高中學生的第二語言(英語)水平已經頗高。儘管如此,第二語言的教學法仍然以語言學習而非語言運用為主調。這意味我們必須面對改變: 首先,第一及第二語言的教學法應有更緊密的聯繫和配合;另外,第二語言的教學內容應跟隨英語的發展而更新 - 畢竟,教學之時,把英語視作外語,跟把英語視作一個共同語是不相同的。

( 翻譯稿,原文為英文。)

講者簡報


"印度課堂的教與學:教學語言重要嗎?"

Dr. Nirmala Rao

在語言多元化的印度,單是已被認可的語言便達221種,其中18種官方語言是小學裡的教學語言(Medium Of Instruction)。 在不同類別的學校中(無資助私立學校、資助私立學校和政府學校),無資助私立學校多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本研究考察了南印度某省6所小學的三年級和五年級的教學情況和學生成績。 這6所學校包括4所私立學校和2所政府學校。 其中3所小學以英語教學,另外3所則以地方語言教學。 我們錄影了61節數學課和25節語文課,又讓孩子們完成了一個以課程為本的測驗。 據觀察,課堂結構出現了跨教學語言和跨年級的一致性;此外,混合使用多於1種語言的情況並未發生。 不管用的是那一種教學語言,老師面對全班講課的時間約佔整節時間的67 %。 不過老師也有藉著發問使孩子更投入學習。 各校用於講解新教材、溫習已教材料、給學生指示、解釋概念、按課本講學、使用黑板和發問上的時間都不相同,且差異頗大。其中1所用英語教學的小學花較少時間講解新教材,較多時間溫習;這顯示對該校的學生而言,以英語教學可能防礙了他們接觸更多新材料。 教學語言和學習成績的關係並不一致。 兩所用英語教學的小學的五年級生,成績明顯地差於其他學校。 可是另一所用英語教學的小學的成績卻跟以地方語言教學的小學一般好。 本講將討論與以上發現有關的社會語言學和教學因素。 總的來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對課堂教學影響較大的,似乎是因文化而異的教學理念而非教學語言。 我們觀察的印度課堂多以老師為主導,其教學過程頗受制於當地以應付考試為目的之教育制度。 就學業成績而言,以地方語言取代英語來教學可能會使一部份的學生受惠。 不過,教學語言的討論終須考慮到當前社會的語言環境和英語在印度社會的地位。

( 翻譯稿,原文為英文。)

講者簡報


"Hong Kong Education's New Challenge in the 21st Century: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in a Multilingual Society"

"香港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育"

夏威夷大學 李英哲

Prof. Li, Ying-che

大綱

  1. 教育目標和社會現實的互動
  2. 母語教育和多語教育的平衡
  3. 教育語言和社會語言的選擇
  4. 教育標準和社會標準的矛盾
  5. 語言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分歧
  6. 華人地區語言教育模式比較
  7. 結語

提要

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教育目標。這是因為每個社會認為需要顧及自己獨特的需要。但同時,每個社會因為希望能夠同其他地區競爭,它也知道它必須列入一般現代化地區都重視的有關人文,社會,科技,語言等等教育內容。這種希望能兩面兼顧的教育目標常常會造成某種矛盾,這就是我今天提出“香港多語社會中的母語教育”這個題目時要特別討論的地方。教育中這種矛盾如何解套,能否解套?教育目標和教育標準如何訂定?社會的需要如何反映?社會的現狀如何適應?

香港由英國殖民地回歸中國,成為它的一個特區才不到五年。以前在語言教育方面主要強調的是英文,包括以英文為教學語言。只有中文科才使用母語,也就是粵語。回歸以後理論上是中英文并重,但是無論社會或者個人,由于香港仍是個國際城市,英文還是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語言。今天站在教育的立場,政府認為在中文科以外也需用母語當作教學語言;所以香港大學在政府優質教育基金支持下,成立母語教學支援中心,研究母語教學語言推行中的難題,編寫合適的教材,提供有關母語教學的資訊和進修機會等。

教育目標常常是為了要克服社會現實的問題。在香港中學中由于習慣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現在要以母語當作教學語言,推行的過程當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包括中文教材的缺乏,中文專門詞匯的適應,社會習用語言的調整等等。

我們都知道一般語言的使用來自群眾,而個人的語言習慣來自長期的培養。教育的目標和標準需要審慎地訂定,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推行。我們也知道教育目標和標準如同香港現在一樣,也不時需要調整。語言習得理論最近的傾向是把語言的養成和使用建立在它的社區實踐性(communities of practice)或者語言的社會性(language socialization)上。在這些前提下,我想討論幾個問題:

  1. 教育的標準推行後如果不能或很難被群眾接受,如何處理?
  2. 母語教育和多語教育的推行能取得平衡嗎?問題如何處理?
  3. 語言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分歧如何處理?
  4. 從比較各地華人社區的語言教育模式中可以獲得何種信息?
  5. 香港語言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為何?

講者簡報


"教學語言和學生的觀感"

徐碧美 教授

香港教學語言改革的討論一直集中在母語教學影響英語水平,以及引起標籤效應這兩個問題上。 本文將先概述這兩方面的爭論,再匯報一個歷時三年的研究的初步發現。 此研究以調查教學語言對學生的自我觀感、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有何影響為目的,對象是2 000名分別就讀於使用中文或英文作主要教學語言的香港中學的學生。 研究結果可為本港教學語言政策的訂定及語文教學帶來啟示。

( 翻譯稿,原文為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