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中开展小学语文
协作学习活动的探讨

[摘要] 网络环境赋予了小学语文协作学习更多更新的特性,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小学协作学习活动方式的研究实践入手,分别从探索网络环境中协作学习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方法以及创设协作学习的网络环境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字] 网络环境 小学语文 协作学习

一、研究的理论背景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批判思维、探索发现思维、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和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常常使得教师有心无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网络拓宽了人们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了沟通效率,极大地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信息组织,而这些方面都是与提高协作学习的质量是紧密相关的。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质量更高的协作学习过程。


二、研究成效分析
  本人在近几年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试图通过优化网络环境,优化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加强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中的小学语文协作式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实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相互尊重和包容的能力。本文中,以本人所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太阳》一课为例,对网络环境中如何开展协作式学习进行研究探讨。

⑴创设协作学习的网络环境
  协作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资源,如在互联网环境中检索信息、需要计算机支持下的通讯交流手段、从资源库中查阅资料等。因此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协作学习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并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环境,尽量缩短无效时间,提高协作学习的效率。

  在最初阶段,信息技术是与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这时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出现在课堂上。它的实质是幻灯、电视、录象、录音机的综合体,学生也只能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处于被动学习。这时诞生的课件多为演示型的,如本人所制作的课件《保护环境》就是通过向学生展示地球的美景以及被破坏的惨状,来激发学生环保意识的。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学习。此时的课件多采用交互式,如本人所制作的作文课件《学写一种动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选择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在课件所提供的文本框中练习习作。学生对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接受的是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和个别化的学习。

  今日,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教师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此时的信息技术赋有新的意义。《太阳》这课建构的网络环境便是在以下三方面的理论根据下建立的。

1、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地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重组都关系到个人和团体的胜败。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的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是学生不在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在《太阳》这课,我搜集了上百张有关太阳的照片,整理编辑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100多篇文字资料,剪辑了二十几段与太阳有关的动画、录像等视频资料,然后按照课文的知识体系,组成《太阳》资料库,上传到校园网的资源服务系统中。这些资料中有些是课文内容配有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更多的是课文内容的有效补充,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爱好留下发展的空间。我利用超文本特性使资源库中的每条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连接着,这种超级链接不同于一般的线性结构,它可按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跳跃。同时又可利用关键字搜索功能,把发散的思维聚焦在某一点。学生根据协作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的需要,直接从校园网资源库中查询所需的信息。如,有的小组研究"太阳是怎样让植物生长的?",学生可键入关键词"植物",便可搜索到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

  在建设网络资源库时我建议①资源库建立的容量大,老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收集资料的方法。②可以与学生一起建网,包括资料的查找,建网文字录入等。③找到的资料要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以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2、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建设网络资源库是为学生提供资源,学会进行筛选。但要培养学生的加工信息的能力,以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还要为他们提供信息的加工工具。

  我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最常见的工具软件,如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信息集成工具(如PowerPoint)、网页制作工具(如FrontPage),还有一些作图、制表的工具。以便学生在协作学习《太阳》这课时,能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研究学习后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

3、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同时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还应该为协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我校的校园网启用了"腾图多媒体电子教室"平台,计算机网络把多个终端连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甚至每一台机都可以完全使用另一台或多台机的磁盘、操作系统及全部应用软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网络特性,在电脑上分工合作电子作品等,这无疑赋予协作学习以新的学习方式。 "腾图多媒体电子教室"里的"屏幕监视"、"遥控辅导""广播教学"等功能,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边的、立体的互动结构。

⑵探索了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的基本方式
  《太阳》这课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是"问题解决"。首先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问题;多个协作者组成协作小组,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资料,为问题解决提供材料和依据,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汇报。
"问题解决"这种协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迅速的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的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能力,便于学生在处事过程中的周全、积极和稳妥性。

⑶培养网络环境中协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研究证明,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但学生在开始协作学习时,通常缺少小组协作的方法。我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分别有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搭配,并设立一位组织者。这位组织者至关重要,因此他们必须经常培训,学会他们如何激励小组成员、如何组织协调调控小组的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等。

  协作学习中会遇到学习好的学生滔滔不绝发表见解,学困生当陪衬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我和学生共同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协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认真倾听,文明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集体的意见。

  协作学习初期,我发现学生在汇报时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自我而不是小组。于是我有意识地不断引导学生谈谈小组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回忆在小组协作中谁对你的帮助最大,讲讲小组协作的方法。

  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小组协作的方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更是如鱼得水,协作学习的氛围浓郁,效果颇佳。

  在《太阳》这课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围绕本小组的研究问题,有的小组在组长的调控下分工浏览网上信息,然后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小组交流得出研究的结果;有的小组围绕课题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展开激烈地讨论,大家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文明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当各自的观点相持不下时,再借助网上资料来共同探究解决;有的小组经过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后,再上网查资料以证实结论是否正确……

  研究的结果得出来了,每个小组又开始合作电子作品以展示研究成果。有的小组制作主题为"矿产离不开太阳"的网页,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打字、画画、搭网页框架,在短时间内一份网页"新鲜出炉",合作的快乐自在其中;有的小组在Word 2000 中你一句我一行,即兴合作一首诗歌合作诗歌表达研究成果;有的将网上的图片、文字资料进行编辑后利用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来制作"太阳与气象"电子简报,还有的使用画图工具集体创作一副画告诉人们植物离不开太阳……

⑷促进网络环境中的教师角色转换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网络环境中协作式学习的教学结构的创建决不应忽视这一方面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忽视教师的作用。

  必须明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协作学习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每一教学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

  《太阳》一课中,我在参与学生的研究成果汇报时,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常问一句"在小组中谁对你的帮助最大?"、"你在小组合作中有何收获?"等,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其合作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合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同时我还对协作过程中的文明交际行为给予赞扬。如有一位学生在向同学提出不同想法时,先是有礼貌地问:"我能向你提个问题吗?"我连忙赞扬他这种表达方式。我注意到在接下去的交流汇报中,学生更有礼貌地使用商量的口吻进行探讨,学习的氛围更加融洽。可见,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反而更重要,教师的作用没有丝毫的忽视。

  一个好的教师要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进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是肯定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
[2]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