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經驗》
   

推行母語教學的成效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校長指出,母語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往用英語教學,學生很多時不明白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影響知識的吸收;而考試測驗前,他們只顧溫習老師列出的預習問答,熟讀答案應試,很多時完全不理解問答的內容。轉用母語教學後,學生較容易掌握學科的內容,可自行閱讀、探索,亦有能力應付較高層次的專題研習,又可深究問題等。他們預備考試時已不再採用死板背誦的溫習方法,因考試題目已增加了思考、組織及批判的成分,學生須真正理解學科內容,按情況作答。這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亦增加了學生的成功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考試成績進步

校長提供實際數據,證明轉用母語教學後校內試及公開試成績同見進步。校內試方面,1996至1998年度的中三學生以英語學習物理、化學及生物三科,分別得到65%、73%及60%的合格率及平均分55、59、54;1999年度以綜合科學一科代替以上三科,用母語學習,學生得到90%以上的合格率及平均分77。由於學生的質素沒變,可見以母語學習的學生能獲得較佳的成績。

中學會考成績方面,以文科的進步最大。自1991年度起,中五會考五科平均合格率攀升至90%以上,因文科已全用母語,令合格人數大增,間接提高了五科平均合格率。另外,1994至1998年度的會考成績顯示,文科科目地理、經濟、世界歷史分別取得53%、38%、53%的平均優良率及高達99%的平均合格率,高於理科科目物理、化學、生物所得的34%、38%、40%平均優良率及90%、89%、93%平均合格率。根據以往的經驗,中三時成績較佳的學生會選讀中四理科,成績稍遜的會選讀文科,以上數據顯示:成績本來較差的文科學生以母語學習後,會考成績超越以英語學習的理科學生。老師指出,如果那些文科學生用英文作答,很大機會會不合格。可見,母語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令學生的成績大有改善。

教學質素改善

採用母語,消除了師生溝通的障礙,讓老師更有把握提升教學質素。首先,老師較易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老師可多引用現實生活的題材,即使是比較複雜的例子或情境,學生亦可理解,並樂於回應。其次,老師可以專注教授有關的課程,不用再花太多時間為學生解釋英文詞語的意思,可直接教授學科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當然,學習氣氛亦得以改善,因為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師生不乏溝通交流。還有,老師可提高對學生的要求,如課業形式增設專題研習,其中一次是舉辦中一順德考察團,老師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名勝古蹟、工廠、農場等,還到有關的學校觀課,與當地學生交流。事後,老師著學生把資料及圖片輯錄成考察報告,讓學他們學習到書本以外的知識。此外,老師又可增加考試題目的思考、組織及批判成分,以中一歷史科考試為例,其中一道題目要學生根據一大段歷史引文作答;而社會教育科則剪輯了一段新聞,著學生參考新聞的內容加以發揮。這些都是採用母語教學才能做到的。整體而言,採用母語教學令老師的教學得到莫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