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及中國歷史科》
   
 

(I) 分析

  1. 將事物歸類、類化
  2. 分析歷史概念的主要特質(features)及屬性(attributes)

    例:帝國主義的特徵

  1. 分析歷史名詞 / 概念的特定涵義
  2. 例:漢代「西域」的涵義

  3. 分析事件的成因及其主次、輕重
  4. 分析事件的結果/ 影響及其輕重
  5. 找出事件的因果相關關係
  6. 分析資料中的主要論點/ 觀點
  7. 分析事件的好壞、優劣
  8. 找出事例支持論點

 

(II) 綜合 / 比較

  1. 概括要點、摘取要義
  2. 比較同類歷史事件/ 人物/ 現像的異同
  3. 總結時代的特點/ 特徵
  4. 總結歷史發展的規律性
  5. 總結歷史事件的教訓

 

(III) 批判性思維

  1. 區別 (Distinguish)
    1. 事實(facts)與見解/ 觀點(viewpoints/ interpretation)
    2. 事實與傳說(legends)
    3. 真與偽
    4. 中肯(neutrality)與偏見(bias, prejudice)
    5. 論據(statement)與假設(assumption)
    6. 陳述(description)與評論(critique)
    7. 肯定性(affirmation)與否定性(negation)的記錄/ 評述
    8. 正面(positive)與負面(negative)的記錄/ 評述
  2. 辨識 (Identify)
    1. 資料的性質/ 類別:原始資料/二手資料
    2. 資料的真偽
    3. 資料的錯誤(人物身份、年份、時序)
    4. 資料間的相互矛盾 (contradictions)
    5. 資料的不完整性/缺失 (inconsistencies)
    6. 表面文字後的隱義 (hidden meaning)
    7. 觀點/ 言論背後所代表的身份/ 立場
    8. 資料的含糊性
    9. 資料的模稜兩可 (ambiguity)
    10. 邏輯謬誤 (fallacies)
    11. 邏輯矛盾
    12. 帶偏見的字眼/ 觀點
    13. 含有價值取向的主張/ 言論
    14. 含感情色彩的主張/ 言論
    15. 以偏概全的論述 (over-generalization)
    16. 先入為主的概念 (stereotypes)
  3. 判斷 (Judgment)
    1. 可信度 (credibility)
    2. 可靠性 (reliability)
    3. 準確性 (accuracy)
    4. 份量/ 重要性 (significance)
    5. 效度 (relevance)

(IV) 評價

  1. 評價歷史事件/ 人物的影響和意義:深遠程度、重要性。
  2. 評價個別歷史因在整體因素中的重要性和份量。
  3. 評價歷史人物在整件事所扮演的角色及份量。
  4. 將歷史事件/ 人物放在具體歷史環境中作評價。
  5. 評價歷史事件/ 人物的成敗/ 得失。

 

(V) 解難

  1. 界定問題性質
  2. 列舉問題的細項
  3. 列舉針對性的可行方案,分析影響決定的個人因素
  4. 評比各個可行方案的利弊,分析影響決定的客觀環境因素
  5. 作出抉擇:選出經深思後最佳的方案
  6. 評估果效

 

(VI) 形象思維

  1. 間接感知:通過對圖片、實物、文字的觀察,意會其蘊涵的歷史內涵。
  2. 還原再現:從零碎的資料,湊拼出較完整歷史史實。
  3. 形像活化:根據資料,活形活像地描繪歷史事件/ 人物。
  4. 感同身受:代入歷史人物感情中看歷史。

(VII) 創意思維

  1. 提出推論 (extrapolation)
  2. 提出假設 (hypothesis)
  3. 提出預見 (prediction)
  4. 提出新論點 (arguments)
  5. 提出質疑性問題

例如:趙匡胤黃袍加身是將領自發的活動?

 

(VIII) 多維性思維

  1. 順向思維
    1. 由史實到史論
    2. 由史實到概念
    3. 憑情推衍:根據已知事項,推衍出新關係或事項
  2. 逆向思維
    1. 提出假設性的思考

      例如:假若拿破崙不入侵俄國,歐洲的政治發展將會怎樣?

    1. 為歷史事件/ 人物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