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 中國歷史
貞觀之治

閱讀以下三段史料,然後解答問題。

史料一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郎王珪曰:"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大旱,人苦餓乏。是時倉庫盈濫,竟不作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計其儲積,得共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至滅亡。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

摘自<貞觀政要>

史料二

太宗謂侍臣曰"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若兵伐屢動,土木不息,而欲不奪農時,其可得乎?"

摘自<貞觀政要>

史料三

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來窮兵極武,未有不亡者也……隋主亦必欲取高麗,頻年勞役,人不勝怨,遂死於匹夫之手。……"

摘自<貞觀政要>

問題:

  1. 在史料一中,唐太宗如何評批隋煬帝?

    百姓捱餓,但不開糧倉救濟,沒有憐憫心,奢華無道。

  2. 在史料二中,唐太宗認為甚麼是治國根本之道?

    百姓有豐衣足食,不影響國民生計。

  3. 在史料三中,唐太宗如何評價興兵征伐?

    不得已才用兵,否則窮兵極武,自招滅亡。

  4. 在以上三則史料中,唐太宗如何總結隋代滅亡因由?

    不愛護老百姓、奢華無道、出兵征伐高麗,引致人民憤怨。

  5. 根據上述史料,你認為唐太宗是否合乎"賢君"的標準?

    合乎 - 愛百姓,愛和平,不勞役百姓。 不能作判斷 - 因上述史料僅反映片面的事實,缺乏全面分析。
下載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