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語文專區》
   
 

簡介
為何母語?
有何困難?
新的元素
資料來源
教科書的配合
語文改變以外
教育當局的責任
中國人的身份
一點建議

簡介

作者:梁子傑 (青松中學)

本文曾於98年6月20日一次由香港數理教育學會所舉辦的研討會中發表。

隨著一些想維持使用英語教學的學校上訴失敗後,母語教學的問題似乎暫時告了一個段落。剩下來的問題,自然是如何真真正正地展開母語教學的工作了。本校多年前已開始逐步改用母語教學,到了今年(即1998年),便有第一批以中文作為應考語文的學生,參加了中學數學科的會考。相信現在是適當的時候,將一些個人的經驗記錄下來,以供大家參考和指導。

回頁頂


為何母語?

當初,我同意將數學科轉用母語教授的原因,是因為我留意到中學階段的數學,主要著重應用。而當談到應用時,我們就必定會遇上其他科目中的一些「常用語」,例如:地理科的方位、等高線,科學科的速率、質量等等,如果其他科目都已轉用了中文,數學科就很難「獨善其身」,依然維持使用英語,否則教授數學的老師便要「兼職」成為其他科目的老師,講解一大堆本來他不需要解釋的英文生字。在這情況下,教學效果一定會大打折扣,非常危險。所以當年我是同意數學科轉用母語教學的。(可惜的是,聽聞現時有些學校正打算在中四階段將部分科目,其中包括數學科,轉回英文。到時,那些老師豈不是要遇上剛才提及的困難嗎?

回頁頂


有何困難?

轉用母語,老師覺得最大的困難自然是要將所有的術語轉成中文。老實說,現時大部分的老師在求學時期都是用英語來學習數學的,很多慣用語根本就不知道它的中文名稱,而且直覺上總會覺得中文名詞很不「順口」,甚至乎有些字眼根本就不知道它們的讀音!好像「乘冪」、「導數」、「弓形」、「弧度」、「弦」等等,初時的確非常嚇人。不過,說到底,大家都是中國人,自小就已經懂得講中文,其實只要大家在每課前做一點準備功夫,這個困難並不難克服。同時,更可以破除「混雜語言」的弊病。例如已前我們會講:「呢條equation既solution係…,」現在變成:「呢條方程式既解係…。」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改進嗎?

個人覺得使用母語教學,最大的困難應該是行文方面。平日我們在課堂中,無論我們的講解是否清楚,學生不明白可以發問,但印在測驗卷或試卷上的文字,如果行文不夠精確,學生無法理解,自然無法作答。以前用英文擬題時,學生弄不清楚題目的意思,可以說是由於他們英語程度較差。現在改用了中文,但學生投訴不懂解題目的情況反而多了! 主要原因是題目行文不夠通順,好像我也曾出過一條這樣的題目:「一條直線穿過(1,4)與直線3x-2y-2=0和4x-3y+2=0的交點,求該直線的公式。」現在再看這條題目,自己也覺得可笑!

另外,老師對一些詞彙的運用亦應留心,例如:「因式分解」和「分解因式」,我就覺得它們的分別很大,但還有老師認為是沒有分別的。其實我覺得教育當局應該加強教師在這方面的訓練,甚至應該定出一些指引給我們,好讓我們在行文和擬題時,達到一定的語文水平,並減少個別教師對每一詞彙而自行作出理解,引至詞句生硬和牽強。

上文提過,使用中文後,我們是可以改善「混雜語言」的毛病,但有時使用中文去誦讀一些數學符號時,又會出現一些問題,值得留意。例如:4km/h,就不應讀成「四千米每小時」,而應是「每小時四千米」。又例如:4a/3,以前可以讀成「四a over三」或者是「four a over three」,但轉用中文後,將這個分數讀成「三分之四a」,總是覺得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我留意到「港大」和「中大」的一些數學教授,已經將這個分數讀成:「四a騎三」,未知這讀法會否成為新的趨勢?

回頁頂


新的元素

實行母語教學後,如果授課的內容跟以往混合語時的模式沒有分別的話,母語教學就是不算成功。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為學生多做一些分析性和思考性的練習。例如在測驗或考試卷中,多問一些「為什麼」的問題,或者問一些文字較多的題目,好讓他們可以多用文字來表達自己,擴闊思考的空間。例如:當教「統計圖」時,我們不單只要學生認識各種各類的圖形,我們亦應該要求他們比較使用不同圖形的優劣,並且當遇到不同性質的統計資料時,判斷使用哪一種統計圖來表達該資料。

近年中學會考試題中,亦出現了不少「簡釋你的答案」之類的題目,我覺得這是走對了路,大家應該多向這方面發展。

另外亦可以增加一些多樣化的專題習作。我就曾經叫學生做一份閱讀報告,講述有關「勾股定理」的歷史和寫一篇有關中國數學家傳記的文章。雖然並不是每一位學生都會積極地投入每一個習作,但總會發現有一些學生對此類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如果內容適合和有時間的話,在結束一課時,我都會從一些古算經中,找一些題目出來給學生作為習作。一來可以令課文變得輕鬆,二來又可以讓大家認識一下古人的數學成就。好似《九章算術》中就有不少和勾股定理、二元線性方程式等有關的題目。例如該書「卷七」中的一題「今有共賣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數、物價各幾何。」我覺得就非常有趣,差不多每年都會和學生討論一次。

回頁頂


資料來源

要將上述的活動辦得好,資源是十分重要的。圖書館當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資料來源。現時市面上有很多由香港、國內和台灣出版的中文數學書籍,它們的價錢不貴,內容豐富,可以放在圖書館中,供學生借閱。可惜的是大陸出版的書,水準相當參差。台灣書的價錢較貴,但比起一本英國參考書,仍然較為便宜。

回頁頂


教科書的配合

提到教學上的資源,自然不可不提教科書了。為了配合政府實行母語教學,近年的確出現了很多中文的數學教科書。但無論是課程的編排,課文內容和課後的練習,大部分的教科書都是依照著以前以英文為主道時的形式寫出來,欠缺突破,當中更夾雜著不少「英語時代」留下來的問題。

首先,大多數的教科書都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文句不通暢的情況屢見不鮮,部分內容更有一種「搬字過紙」感覺。例如:有教材中出現了不少「約翰」、「彼得」「史提夫」、「吉爾」等怪名字,為何不可簡簡單單地用「小明」、「小玲」、「德華」、「富城」等較為中國化的名字呢?這類古怪名字的一個最大缺點,就是令到學生知道他們使用的是一本由英文翻譯過來的書,先英後中、重英輕中的想法,因此便很難消除,更會使他們的自我形象,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

其次就是現時不同教科書中所採用的詞彙和譯名並不統一。例如:「同旁內角」和「同側內角」、「直方圖」和「組織圖」、「開方」和「平方根」等,這對老師在施教上,與及學生在閱讀其他課本事,都會帶來很大的不便。同時,我覺得應該將Pythagoras' Theorem和Pascal Triangle譯成「勾股定理」和「楊料輝三角」,既配合國內一般的譯法,並可加強學生認識自己國家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和發展的歷史。

回頁頂


語文改變以外

母語教學不單止是一個語文的改變,其實亦應該是文化上的轉變。以前我們用英語,自然課本會夾雜著一些英國以至西方的文化,現在轉回了母語,就應該強調一些中國或者是本土的文化才對。可惜的是現時的教科書祇是在語文上作出改變,文化上卻依然使用了以前的一套,結果就得到一個極差的效果。例如現時有幾本教科書都標榜自己是沒有「英文版」的,純綷以母語寫成,但當談到「折扣」一課時,就竟然用了「30%折扣率」之類的字眼,其中一本書更連一個「七折」的概念也找不到!我很懷疑,到底我們應否仍然稱那幾本書為「中文數學教科書」呢?〈聽聞有一間出版社的編輯聽到我的意見後,表示會在課末加入一個「附註」,用來解釋「七折」的概念。唉!原來我們差不多每一日都能遇到的事物,到最後也祇不過討回到一個「附註」的地位!〉

回頁頂


教育當局的責任

要令到母語教學辦得成功,教育署應該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但大家眼見目前署方的政策充滿著灰色地帶,立埸又搖擺不定,的確令人失望。而且在宣傳工作上,亦出現了很嚴重的毛病。好像在一個電視廣告中,我們見到一個小孩末能用英語回答老師的提問,當換了中文後,就口苦懸河;其實這祇反映了母語教學適合程度低的學生,並不表示母語教學會有甚麼優越之處。試問有多少家長會同意,自己的子女是屬於能力稍遜的一群?這又難怪某出版社在他們介紹新產品的宣傳單張上,一方面寫上:「為母語教學編寫的課本」,另一面卻寫上:「適合一般程度或能力稍遜的學生」的字句!


中國人的身份

難道母語教學就等於教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嗎?這當然不是!九七回歸後,試問大家有沒有為自己得到一個「中國人」的身份而感到自豪呢?其實我們都是受殖民地式的教育長大的,這制度的好與壞,不用我多說了。問題是我們想不想我們的下一代依然接受這一套思想呢?使用母語授課,我們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更可以加強他們認識自己的社會文化與及國家民族等概念,相信這會比空談甚麼「愛國愛港」的口號,來得實際。

回頁頂


一點建議

要成功推行母語教學,首先教育署應該改善現時的語文分流的政策,其次是改良現有的課程,加入多一些本土以至是中國文化入課程之內,亦應該鼓勵學校舉行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另外在師資培訓方面,亦應重視老師的語文能力,同時亦要統一所用的語言詞彙,以供大家參考。

在出版社方面,更應作一些大膽的嘗試,將一些專題習作、數學歷史等內容加入正的課文之中。同時習作方面亦應加多一點需要分析性和討論性的題目,好讓學生可以多用文字作答。

最後,亦是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自己工作的意義,要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去處理每一節課。多閱讀教科書以外的書籍,尤其是國內出版的參考書,瞭解每一個詞彙的使用方法,避免寫出不中不英又不通順的句子。當然亦應該掌握如何使用現代科技,例如:文書處理、中文輸入法、電腦繪圖工具、電腦掃描器等,同時亦應鍛練一手好的「粉筆字」,或者將來,可能還需要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啊!

1998年6月22日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