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議》
   
 

歷史科會考答卷分析講座

一、研究背景

近年歷史科考生選用中文答卷有上升趨勢 (見下表):

年份

學校考生人數

選用中文作答的百分比

1995

18 416

25.2%

1996

18 349

28.0%

1997

18 161

30.8%

1998

19 303

33.8%

1999

19 525

39.8%

2000

24 818

48.7%

二、研究問題

  1. 考生用中文和英文作答「文字表達題目」的分別。

  2. 分析用中文作答「文字表達題目」遇到的困難。

  3. 分析在會考歷史卷中取得優良成績學生的語用特徵。

三、研究樣本

  得蒙香港考試局協助,提供 1999 年部分考生答卷,作為是次研究的材料。這次研究的抽樣方法是根據全部考生在卷二 (選擇題) 的得分,把考生分成四組,分別是高分、中上、中下和低分組,每組人數相同。從中找出 3 個臨界分數 (Cutting Score),分別是 15.5、21.5、28.5。按這些分數把考生用文字作答的題目得分,同樣按高分、中上、中下和低分,分成四組。然後以隨意抽樣的方法,從每組抽出 300 份的答卷進行分析 (見下表)。

 

卷二得分

用中文答卷的考生

用英文答卷的考生

高分組

29 - 40

300

300

中上組

22 - 28

300

300

中下組

16 - 21

300

300

低分組

0 - 15

300

300

總人數

 

1 200

1 200

四、研究結果

I. 數據分析

表一:中、英文各組別歷史科考生答卷卷一分數比較

組別
 

中文
(最高:70)

英文
(最高:70)

T-值
差異程度

平均值

39.83

39.65

t = - 0.207

0.787

沒有顯著差異

N

300

300

標準差

8.39

8.22

中上

平均值

33.34

31.16

t = 3.365

0.001**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N

300

300

標準差

8.17

7.74

中下

平均值

26.13

24.11

t = 2.796

0.005**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N

300

300

標準差

9.15

8.50

 

平均值

15.74

13.12

t = 3.729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N

300

300

標準差

8.47

8.69

表二:中、英文各組別歷史科考生答卷卷一論述題分數比較

組別
 
中文
論述題
(最高:30)

英文
論述題
(最高:30)

T-值
差異程度

 

平均值

15.84

16.32

t = - 1.212

0.226

沒有顯著差異

N

300

300

標準差

5.01

4.55

中上

平均值

12.63

12.75

t = - 0.297

0.767

沒有顯著差異

N

300

300

標準差

4.98

4.63

中下

平均值

9.29

9.52

t = - 0.543

0.587

沒有顯著差異

N

300

300

標準差

5.33

4.88

平均值

4.29

4.48

t = - 0.507

0.612

沒有顯著差異

N

300

298

標準差

4.58

4.58

表三:中、英文各組別歷史科考生答卷卷一資料題 (DBQ) 分數比較

組別
 

中文
資料題
(最高:40)

英文
資料題
(最高:40)

T-值
差異程度

平均值

23.99

23.33

t = 1.464

0.144

沒有顯著差異

N

300

300

標準差

5.53

5.45

中上
平均值

20.71

18.41

t = 5.362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N

300

300

標準差

5.28

5.24

中下
平均值

16.84

14.59

t = 4.983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N

300

300

標準差

5.66

5.37

平均值

11.44

8.73

t = 6.272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N

300

300

標準差

5.27

5.32

表四:比較中、英文各組別考生在資料題高層次和低層次部份

 
T-值差異程度
組別

資料題
(每題最前部份)

資料題
(每題最尾部份)

t = - 0.822

t = 2.320

0.412

沒有顯著差異

0.021*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較高

中上

t = 1.178

t = 6.096

0.239

沒有顯著差異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中下

t = 2.973

t = 5.432

0.003**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t = 6.281

t = 4.134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0.000**

用中文答卷考生得分明顯高

小結:

  1. 高分組外,用中文答卷的考生比用英文答卷的考生成績表現顯著好。

  2. 用中文答卷的考生成績表現好的原因,主要是考生在資料題取得較高分數。

  3. 用中文答卷 (中上、中下及低分組) 的考生在作答資料題的較高層次部份分數明顯較好。

II. 文本分析

1. 答卷錯誤分析

  本研究主要就會考歷史答卷中出現的錯誤作出分析。為方便分析統計,會將各類錯誤作下列處理:

  首先,把答題分成三個分析層面,即通篇層面、段落層面及用語層面,然後,透過錯誤的特徵分類,編成代碼。利用代碼對答卷作出相應處理,然後統計。再按考生在選擇題部份的表現分成組別的分類中,找出錯誤的分佈情況,試圖找出各級考生的錯誤特徵。

各層面的主要構思如下:

  1. 通篇結構 ─ 把結構分成引言、內文、結語三部份。

    1. 引言最能反映答題者對題目的掌握和理解,也是通篇立論的關鍵部份,表現出的錯誤有獨立性,因此,除了用語方面的錯誤,宜作獨立處理。

    2. 內文部份,以通篇結構而言,首要是分段合理,發展適當,因此,段落中包含的錯誤,會移至段落部份處理。

    3. 結語是答題者對其觀點、立論的重申,亦起收結全文之效,對文章通篇結構而言,也有其重要性,其錯誤亦有其獨立性,處理方法也跟引言一樣,即除了用語方面的錯誤,不會重復段落錯誤的分析。

  1. 內文段落;

  2. 內文是答題的最重要及字數最多的部份,除了用語方面的錯誤,還會牽涉到邏輯推論、資料引用是否正確等問題,因此,各段落中間的錯誤,宜集中在這部份分析。

  3. 各類用語錯誤 ─ 指句、詞、標點等層次上的錯誤

    1. 句子層面的錯誤,包括複句結構的錯誤,句意不清、語句缺漏的情況;

    2. 詞語是表達概念的重要載體,不過,在解答歷史論文題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名詞、代名詞和動詞的錯誤問題,因為這三類詞如犯錯的話,會直接影響答卷者的表達與閱卷員的理解,因此特別標明分類,至於形容詞、副詞等錯誤,通歸一類,以免分析過於繁細。

    3. 標點與斷句有關,斷句與表達有關,因此誤用標點的話,容易構成理解上的問題。不過,由於會考卷中對標點的要求不如語文考卷的嚴謹;因此,分析過程中,主要看「,」、「。」兩種符號使用的得當與否,其他符號錯誤,全歸一類,以收省便之效。

至於各類錯誤分類編碼,定義解釋及例子,請參看後頁。

歷史答題錯誤分類編碼表

通篇結構錯誤分類編碼表:

項目編碼

定 義

文章頁碼

例 子

頻 率

T1

無引言

A4-1

無引言

 

T2

不作解題

C6-1

只以是、否單字作答

 

T3

解題偏失

C1-1

由清初開始,中國便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但由於鴉片,中國不段受到外國的侵擾,國勢漸弱,最終滅亡。其中,在1861-1919年間,中國曾作出三次改革以圖自強,不過最終到(按:都)是失敗的。改革以甚麼自強呢?而又是否變得強大呢?

 

T4

解題缺漏

D5-1

1861-1919年間,中國嘗試以圖自強。因此實施了一連串改革,包括自強運、辛亥革命及百日維新。

 

T5

無內文

D2-2

引言以下再無下文。

 

T6

內文零散/

資料太少

D7-1

全文只提及洋務運動與百日維新。未能符合目最低要求。

   

D1-1

全文零散不勘,無法理解。

D5-1

引言以下僅一段不完整文字,內容僅及自強運動中某些細節。

T7

內文欠缺中心聯繫,結構鬆散

D5-2

以解釋代替分析 (提出理由而無論證)

  

D4-1

各段以教育、政治、經濟改革為綱目,但段落之間缺乏有機聯繫。

T8

內文全不分段

綱目/層次不清

D6-1

本篇內文全不分段

 

T9

無結語

D6-1

無結語

 

T10

結語另立新論

D6-2

總括來說,1861年-1919年,中國並沒有因此而洩氣,反而加強中國的信心,使中國軍事及政治和經濟上大大進行改革。

 

T11

結語偏失

D3-3

以上各點都是中國變得更加富強的政(按:證)據,中國之所以發展迅速,以上各點是不可缺少的。

  

C1-3

中國經過三次改革後變得越來越弱,可見改革時未能令中國變得富強或強大,反之,還使中國變得虛弱。不過改革對中國在清朝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很大的關係和幫助。不過,清朝也難逃末(按:沒)落了。

T12

結語不收結

C2-1

總結而言,中國為了自強起來,分別作出了多次嘗試,如自強運動,百日維新和晚清改革。

 

段落資料錯誤分類表:

項目編碼

定 義

文章頁碼

例 子

頻 率

D1

文字太少
資料不足

C6-1

中日甲午戰爭戰敗,暴露了自強運動的失敗。

 

A2-2

另外,晚清改革後不久,清便亡,民國的成立,亦證明晚清改革的失敗。

D2

資料出錯/誤用

D3-1

第5段:「……而且在中國本土又廢了文言文,設立了語體文,令到文學發達。」  

C7-2

(b)第2段「洋務則因為戊戍政變而不了了之。……晚清改革則因為慈禧等領導者的先後去世而宣告失敗。……」

D3

資料重複/含混

C3-1

第4段資料不斷重複慈禧沒有誠意及改革不徹底等語句,並沒有添加新資料。

 

D5-2

第4段「其次,是地理的因素,中國地方十分廣,難以將改革帶往每一處地方,因此改革難於推行。」(按: 其中地理因素與改革概念含糊,不知所指。)

D4

有綱無目:
缺乏具體
史料佐證

C4-2

洋務運動中,只顧發展軍工事業,改善軍備(,)雖然高官有心改革,但各官員貪污腐敗,加上改革不完善,不平衡,因而失敗。(按:本段資料屬有綱無目類,,有橫線部份和高官、各官員等名目不知所指,答題者不提供適當資料。)

 

用語錯誤分類編碼表:

句子層次錯誤

項目編碼

定 義

文章頁碼

例 子

頻 率

J1

因果複句錯誤

C2-2

……又得不到人民等支持,因當時人民仍是十分迷信的……

 

J2

轉折複句錯誤

D4-2

所以中國和日本共同駐軍,但須協定相方如派軍對便須先知會對方。

 

J3

句意不清楚

D3-1

政府鼓勵學生出國留學,送一些學生到外國留學,學習西方的知識,目的是希望他們把所學的知識帶回中國,使中國富強,而且在中國本土又廢了文言文,設立了語體文令到文學發達。

 

J4

語句缺漏

B1-1

洋務運動的產生,由李鴻章、曾國藩等支持的改革運動,如(起)兵工廠……

 

D7-2

洋務運動是被保守排外,慈禧掌握政權,……

詞語概念錯誤

項目編碼

定 義

文章頁碼

例 子

頻 率

C1

名詞概念錯誤

D6-1

「萬言書」政策、清廷人民  

C2

代詞概念錯誤

D4-2

中國雖未能把自己國家變得更為強大,但他們仍有很多改善地方。他們兩次的改革……但他們也有一些……

 

C3

動詞概念錯誤

D6-1

中國嘗試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圖自強……

 

C4

其他用詞錯誤

D3-1

政府實行中央集權,使中央權力更大  

標點符號錯誤 ─ 主要指因標點符號運用失當而造成語意不清的錯誤:

項目編碼

定 義

文章頁碼

例 子

頻 率

B1

誤用逗號

D4-2

……便一直虎視朝鮮(,)當朝鮮發生……  

B2

誤用句號

D4-2

……所以租界之爭奪尤其劇烈,如英國、日本(。)更有其港灣勢力範圍。  

B3

其他符號錯誤(包括:沒有標點、用錯標點)

D4-1

……,這是否能使中國富強(,)……

會考歷史科答卷分組錯誤分析一覽表 1 - 25

題號
編碼 頻率

A 組

B 組

C 組

D 組

合計

T1:無引言

5

3

2

9

19

T2:不作解題

3

6

2

4

15

T3:解題偏失

5

8

13

12

38

T4:解題缺漏

12

14

11

12

39

小計

25

31

28

37

121

T5:無內文

0

0

2

3

5

T6:內文零散

5

12

24

15

56

T7:結構鬆散

14

19

35

26

94

T8:全不分段

11

8

3

15

37

小計

30

39

64

59

195

T9:無結語

6

14

16

15

51

T10:另立新論

5

5

7

10

27

T11:結語偏失

6

11

9

8

35

T12:結語不收結

8

5

3

4

20

小計

25

35

36

37

133


題號

編碼 頻率

A 組

B 組

C 組

D 組

合計

D1:文字太少

22

24

28

28

102

D2:資料錯誤

18

21

47

41

127

D3:資料含混

12

16

21

19

68

D4:有綱無目

40

35

51

37

163

小計

92

96

147

125

460

J1:因果複句錯誤

11

12

20

18

61

J2:轉折複句錯誤

30

26

29

25

110

J3:句意不清楚

34

42

71

52

202

J4:語句缺漏

52

61

82

60

285

小計

157

141

202

155

655

C1:名詞錯誤

27

14

55

17

113

C2:代詞錯誤

14

22

40

18

114

C3:動詞錯誤

18

31

55

35

129

C4:其他用詞錯誤

32

35

54

49

170

小計

91

92

204

139

526

B1:誤用逗號

56

73

92

50

271

B2:誤用句號

4

5

12

12

33

B3:符號錯誤

30

24

33

25

112

小計

90

102

137

87

416

2. 歷史答卷語體分析

  就 1999 年香港中學會考試卷乙部論述題題型分析,我們得出三種考試題型之語類要求,分別是敘述、說明和評論等。據此而選出具優秀表現之學生,利用系統功能語言學作為分析手段,試圖總結該等學生在取得優秀成績中所使用的語言策略和技巧。

  歷史科答卷主要依賴考生的寫作能力以表達其歷史知識,因此,語言運用主要以文字為媒介。在決定如何下筆的根據是題目要求。因此,適當解題能夠決定考生所運用的語言策略。就 1999 年考卷來說,我們可以得出下列三種主要語類要求,據之而有三種語體:

    1. 敘述語體;

    2. 解說語體;

    3. 評論語體。

  簡言之,這份考卷主要在敘述能力、解釋說明能力、評論能力三個方面來要求學生作答。比如:在歷史描述的過程中,會要求學生交代事情各方面的細節,不過,事實不能巨細無遺的表述,表明在敘述階段中,敘述者已經要作出一定的選擇。進而判定事件之間的因果、條件等關係,最後是達到概念化或價值判斷的階段。很明顯,在這些不同的階段中,語文使用者/表達者需要用上不同的策略或技巧,在表現的形式上我們稱之為不同的語體、語類。

  為了方便解釋,我們將1999年的歷史考卷,根據其題目要求、語體使用的策略關係製成下表:

文類
語言
運用特徵

敘述語體

解說語體

評論語體

提問用語

有/作出哪些……、
有xx影響、

解釋、如何(影響)、
解釋xx原因、
舉例說明

哪一……較大、
有多大的xx(成效)、
是否因而xx

目標

對歷史事件作出陳述

對歷史事件作出解釋

對歷史觀點提出論辯

結構階段一
(引言)

背景

確立前題

立論

結構階段二
(內文)

敘述過程

分層解說

舉證

結構階段三
(結語)

結論

觀點重申

申明立場

語言運用
特徵

時序正確
包羅合度

邏輯清楚
層次分明

概念準確
立場鮮明

  為了表現歷史的客觀性,考生需要進行非個人化(impersonal)的處理。比如時序以客觀紀年為準或者是以歷史確認的事件名稱、時期來開展敘述。也會適當隱藏「個人」的立場,可透過對事件的分析與歷史名詞的運用來達到這個目的。在提出觀點、立場之前或之後,都要包含一大堆舉證,以顯示其觀察與學識。

下面是其中的答卷選例:

敘述方面:

時序正確、包羅合度:

  1. 時間、地點名詞/詞組或副詞/詞組的選擇:中國、在1861-1919年間、但是到了1919年、由1860年開始、到了1894年、1900年,簽訂辛丑各約後、於1909至1912年期間、1911年、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

  2. 小結:

    時間、地點性的名詞/詞組或副詞/詞組的選擇情況能反映出發言者對事件發生的時空因素的把握。

    具體而言,本卷考生對歷史事件的描述,注意到運用時間空間成份。而且配合題目要求,統攝了1861-1919年間的改革、革命等事件,反映對該段歷史的理解能力與掌握程度。

  3. 名詞、形容詞的選用或搭配:多方面的嘗試、洋務運動、百日維新、晚清改革、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英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外國的、國防科技、洋炮、兵工廠、教育、國防知識、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中日甲午戰爭、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科舉制、政府的、八國聯軍、辛丑條約、慈禧、清室的、人民的、中國人民、清政府、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山東問題。

  4. 小結:

    在語篇中,名詞、形容詞的選用或搭配情況能反映出發言者對關於人、事或物的概念的認知、感受或判斷。從本答卷觀察,考生答題中名詞、形容詞的選用或搭配則能反映出他們對相關歷史事件概念上的掌握是否準確、全面。

    具體而言,本卷考生能夠舉述中國在題目限明的時期內所進行的多方面的嘗試:洋務運動、百日維新、晚清改革、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用「外國的」標明自強運動所參照的對象,用「國防科技、洋炮、兵工廠、教育、國防知識、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等標示出運動中的新生事物。用「中英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役、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交代出改革的動因,並以「政府的、人民的」等字眼,帶引出「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相關事件。名詞與形容詞的配搭正確,也很全面。

  5. 動詞或動詞詞組的選擇及動詞與副詞的搭配:作出嘗試、以圖自強、變得腐敗、失敗、遂推行、開始推行、主要為發展、學習、興建、發展、實地學習、改善、包辦、最終希望達致、施夷之長技以制夷、終告失敗、遂推行、主要是希望能夠提高、裁減、鼓勵、改試、本希望、改善、以平定、攻佔、簽訂、鞏固、推行、成立首屇國會、以安撫、完全失去信心、爆發、推翻、成立、遭受嚴重的挫敗、爆發、令中國代表拒絕。

小結:

動詞或動詞詞組的選擇及動詞與副詞的搭配情況可以反映出發言者對行為的描述能力。

從本卷觀察,該考生對修飾動詞的副詞使用是恰當的。除了「包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平定中日甲午戰敗人民對政府的不滿」這兩組應作改善外,其他都沒有問題。另外,諸如「最終希望達致」、「終告失敗」、「主要是希望」、「本希望」、「以安撫」、「完全失去信心」等使用,對事件發生的程度、來龍去脈、重點所在等問題有適當的把握。可見考生在對「行為的表述」 掌握得比較理想。

說明語體

C1bA3-6(原文)

明治憲法具備上述條件,從資料B看到貴族院、眾議院、樞密院等都是委任,可見明治憲法不民主;而首相、內閣等職都是天皇的顧問,有權發言,可見已不是君主專制;而納稅人亦有投票雖佔很少比例(1%)但急於人民的需要,所以也是與時代吻合的政府,所以明治憲法具備以上的條件。

優卷一分析:(得滿分)

主題句:明治憲法具備上述條件

分 析:主題句從上一答案衍生,故此雖沒有明寫,事實上已經隱含了,因此可以接受。

第 1 層闡釋:「從資料 B 看到貴族院、眾議院、樞密院等都是委任,可見明治憲法不民主;」

分 析:主要以委任的事實引證不民主,符合主題句中所應具的第一層意義。

第2層闡釋:「而首相、內閣等職都是天皇的顧問,有權發言,可見已不是君主專制;而納稅人亦有投票雖佔很少比例(1%)但急於人民的需要,也是與時代吻合的政府;」

分 析:主要以顧問的地位與投票權的事實引證第2層有關民主的時代精神,符合主題句中所應具的第二層意義。

結語:「所以明治憲法具備以上的條件。」

分析:回應主題句,鞏固讀者印象。

小結:此段答案雖然短少,但「解釋」的語體結構框架完整,要傳達的意思是清楚的。

C1bA1-2(原文)

  明治憲法是具備了上述條件,可以從國會,首相及內閣所見。天皇可以直接解散國會及罷免首相及內閣,以及有選舉權的納稅人只佔總人口的1%,可見這是不民主的。還有天皇有絕對權力,能夠給予元老控制樞密院和陸軍和海軍充當顧問,這是君主專制及悠久的傳統。

差卷一分析:(得2分)

主題句:「明治憲法是具備了上述條件,可以從國會,首相及內閣所見。」

分 析:主題句傳達概念不清晰,而且忽略了上一答案的作用,另舉國會,首相及內閣等作為副題,但是「所見」一語不知所云,可以說主題句表達的意思是不明確的。對開展下面的闡釋發揮不了指導的作用。

第 1 層闡釋:「天皇可以直接解散國會及罷免首相及內閣,以及有選舉權的納稅人只佔總人口的 1%,可見這是不民主的。」

分 析:主要天皇的權力及選舉權等事實引證不民主情況,達到呼應主題句中所隱含的第一層意義。

第 2 層闡釋:「還有天皇有絕對權力,能夠給予元老控制樞密院和陸軍和海軍充當顧問,這是君主專制及悠久的傳統。」

分 析:繼續對君主專制與天皇的權力加以闡釋,沒有開展第2層說明,而且語句意義有矛盾的地方──元老控制的抒密院與陸海軍的顧問地位究竟是用來說明君主專制還是較民主的做法,不能夠從句子本身得到引伸,意義是含糊的。

結語:缺結語

分析:沒有回應主題句,結構有漏洞。答題只回應了題目的一小部份,而且句子意義與篇章結構不完整,是存在缺陷的。

 

HTML 格式

PDF 格式

其他有關資料